1.燃放烟花爆竹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常识
烟花爆竹燃放注意事项 1、烟花爆竹不得在室内燃放,不许对人、物燃放,应选择室外、空旷平坦、无障碍的地方燃放。
2、小孩必须在成人的指导下按照产品说明燃放。 3、点燃烟花爆竹如发生瞎火现象,千万不要再点火,更不许伸头用眼睛靠近观察。
4、正确选择烟花爆竹的燃放地点,严禁在繁华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古建筑、山林、有电的设施下以及靠近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进行燃放。 5、燃放各类烟花注意事项:(1)燃放吐珠类烟花时,应将烟花固定在地上或75-90度角对空燃放,严禁手持相互对射,以免伤人或引起火灾。
(2)燃放组合烟花时,应将烟花直立平放于地面,四周夹紧并固定,防止燃放时因振动而倾斜或倾倒。(3)燃放线香手提吊挂烟花时,应平提线头或用小竹杆吊住棉线,点燃后,手向前伸,勿近身体。
(4)燃放旋转升空及地面旋转烟花时,必须注意周围环境,放置平坦地面,点燃引线后,离开观赏。(5)燃放钉挂旋转类烟花时,应将烟花钉牢在壁上或木板上,用手转动烟花,能旋转自如,才可点燃引线离开观赏。
(6)手持烟花不得朝地面方向燃放。 6、严禁随身携带烟花爆竹乘坐客车、轮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
7、不得在居民棚户区及城市居民楼的阳台、窗户、楼道、屋顶燃放烟花爆竹。 8、不得向人群、车辆、航空器、建筑物、公共绿化地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
9、不得妨碍行人、航空器、车辆安全通行。 10、不得采用其他危害国家、集体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
11、不得存放重量超过十公斤的烟花爆竹。
2.放烟花爆竹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竹能将我们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推向高潮,但在爆竹炸响时,一个“隐形杀手”---爆震性耳聋也可能猛扑向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特别是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更容易遭到它的伤害。
北京市友谊医院耳鼻喉科的专家高青提醒大家,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时,要保护好耳朵,远离“爆震性耳聋”的伤害。 “爆震性耳聋”对听力的损伤不可能完全恢复 爆震性耳聋可是个名符其实的“隐形杀手”,高青大夫介绍:“爆震性耳聋属于神经性耳聋的一种,耳朵受到超过承受能力外的噪声刺激,耳神经就会造成伤害。”
高大夫坦言:“神经损伤类的疾病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还很难治愈。 ” “爆震性耳聋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对高频音的听力下降,简单地说,就是对尖声的听力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症会越来越明显,曾经被爆竹伤害到听力的人就会出现严重的听力减退,等到对低频音的听力也下降时,再就医,就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了。
就算当时及时就医,听力的损伤也不可能完全恢复!” 燃放烟花爆竹噪声会超过100分贝 北京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声响到底有多大?记者采访了市环保局噪音管理处处长董金虎,他介绍,北京城市夜间环境的标准噪音值为45分贝,但只要放鞭炮,噪声肯定超标。 据董金虎处长介绍,“禁改限”之前十余年的监测表明:禁放之前,北京春节期间夜晚市区噪音都将近80分贝,有时会高达100分贝以上。
今年春节是“禁改限”的第一年,噪声值肯定会超过2005年春节的60多分贝。 离爆竹远一点,避开“爆震性耳聋” 放鞭炮时怎样避免遭受“爆震性耳聋”的伤害?高青大夫解释:“放鞭炮的数量越多、时间越集中噪音就越大,造成‘爆震性耳聋’的几率也越大。
” 高大夫介绍,为避免“爆震性耳聋”的伤害,大家在春节放鞭炮时,应该离爆竹远一点,或使用双手、棉球、耳塞对耳朵进行保护,同时,也要提醒路人采取防护措施,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3.过节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
我国逢年过节或遇喜庆活动,都有燃放爆竹、烟花的习惯。
要注意观察烟花、爆竹下落的地方, 发现花炮纸壳有余火要立即踩灭。而孩子们对这些 活动最积极,他们时常拿着爆竹到处乱放,这个时 候,家长如果不予劝导和进行安全教育,往往就给 自己和别人带来灾难。
所以,千万不要燃放当地公 安机关禁放的烟花,不在公共场所、工厂、工地附 近放鞭炮,不在粮、棉物仓库、牲畜棚、柴草堆、木工房等易燃物附近放鞭炮,不在家内或炉内放鞭 炮,燃放能升空的烟花时,不要向着建筑物,不要 对着人。
4.春节放烟花怎样确保安全
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习惯,特别是除夕之夜,在非禁放区烟花爆竹响彻云天,此起彼伏,整夜不停,以示辞旧迎新。
虽然燃放烟花爆竹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但每年春节被烟花爆竹炸伤者为数不少。伤者大多数是小孩,轻者手与脸面被灼伤,重者手指被炸断或眼球被炸破。
因燃放烟花爆竹不慎,引起的火灾事故也屡屡发生。为了确保自己和他人能平安地过一个愉快的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购买烟花爆竹要到公安、质检等部门认定产品合格的商店购买,对那些不合格的或私自生产的,没有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批准的劣质烟花爆竹,千万不要购买。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要按照分类产品的燃放说明燃放,严禁从上空往下投掷。升空类的烟花爆竹不准横放。
再次,点烟花爆竹时,脸不要贴得太近,以免炸伤面部和眼睛。 发现烟花爆竹不响时,不要急于上前查看,最好等待一段时间再去查看,以免发生意外被炸伤。
第四,不要随意拿在手中燃放,应该远离燃放地点,避免炸伤眼睛、脸部和手指、不要去捡刚刚落地还未炸响的爆竹,以防碰上“迟捻”而被炸伤。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在燃放时千万不要互相投掷嬉闹或装在玻璃瓶中燃放,以防伤人。
第五,不要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加油站、露天货场和柴草堆放处燃放烟花爆竹,以免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5.安全放鞭炮的小知识
1、所有的烟花爆竹产品都应在室外燃放。
2、严格按照产品上的说明选择符合要求的场地正确燃放:
3、正确选择烟花爆竹的燃放地点,严禁在繁华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山林、有电的设施下以及靠近易燃易炸物品的地方进行燃放。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政府有关的安全规定。
4、烟花的燃放不可倒置。吐珠类烟花的燃放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若确需手持燃放时,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底部不要朝掌心,点火后,将手臂伸直,烟花火口朝上,尾部朝地,对空发射。禁止在楼群和阳台上燃放。
5、喷花类、小礼花类、组合类烟花燃放时,平放地面固牢,燃放中不得出现倒筒现象,点燃引线人即离开。
扩展资料:
放爆竹的危害:
1、噪声危害
燃放鞭炮时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产生噪音污染。燃放鞭炮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 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
2、光污染
大量的烟花升入天空爆炸,会使经过的鸟儿受到惊吓甚至伤害;大量燃放鞭炮烟火的公共场所,强光、强声会造成行人、车辆纷纷躲避。甚至某地还出现过鞭炮炸入汽车车门,把车门炸出一个大洞的案例。
3、残留危害
鞭炮残留下来的盒子这些东西大都流入了废品回收站,送到省城周边的造纸厂回收利 用。有关专家表示,烟花爆竹残留物上有很多有害物质。
4、环境污染
烟花爆竹多用化学类物品制成,燃放后的产物会通过生物圈内的循环渗透到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会引起雾霾天气。
5、人身危害
烟花爆竹的爆破力很强,如果不在规定范围外观看烟花,有可能伤害到自己。而且,有些爆竹没有熄灭,一些小孩子去摸,爆竹燃烧起来,便把小孩子弄伤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放爆竹
6.放鞭炮时的安全隐患
鞭炮阵阵、纸屑纷纷、震耳欲聋、火光冲天……春节期间,人们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也被昼夜不息的鞭炮声困扰着:有的市民被搅得睡不好觉,有的老人突发心脏病,有的人家突然燃起大火…… 屋顶杂物被引燃 2月20日19时,长春市南关区平治小区9栋7楼突然发生火灾。
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长春大街中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出动2台水罐消防车、12名官兵赶赴现场。此时,从楼下就可以看到,7楼楼顶蹿起的火苗有两三米高,浓烟滚滚。
消防官兵迅速来到楼顶,发现起火的是一堆杂物。半小时后火被扑灭,消防部门经调查确认,是烟花爆竹落在杂物中引发了火灾。
卧室玻璃被炸碎 “救命啊!”19日4时许,家住贵阳小区15栋3门707室的任女士家,任女士的女儿突然大喊起来。睡梦中的任女士被惊醒后,迅速向女儿的卧室跑去,只见女儿在床上惊作一团,卧室的玻璃碎了,满屋都是火药味儿。
原来是邻居在楼下放鞭炮,把任女士家的玻璃震碎了。女儿说,当时就看见一个大火球发生爆炸,然后玻璃就碎了。
“放鞭炮是不是应该离住宅远一点儿啊?幸亏女儿没有受伤,要不这年还能过好吗?”任女士担忧地说。 元宵节更要注意安全 昨日,记者与120急救中心取得了联系,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期间,被鞭炮炸伤的患者比往年少了许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室的医生分析,这可能与今年市民燃放鞭炮的数量减少有关系。 记者从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长春大街中队了解到,从大年初一到初六,该中队每天能接5到6次的火警,每个火灾都不是很大,但有70%以上都是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
因此,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元宵节就要到了,那天大家都会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千万不要忘记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