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觉得有必要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古代中国,从来没有一个叫做“中国”的实体国家。
古代国家自称中国,都是宣称自己的正统或者是地理位置。这就好比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并不能说英国就是日本国。
古代“中国”是中原之国、中央之国的意思。而现代中国则是中华之国的意思。
这两者的概念完全不同,而混淆概念后去讨论元清侵略与否,实在是荒唐的可笑。 你若说满人入侵中国,那么你先说明白,你说的中国是什么概念。
如果是中原之国,那么我觉得很好接受。如果你说的是中华之国,那我得问问你,中华之国是不是不包括满族?很遗憾,无论是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还是毛泽东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包括满族的。
你如果硬要说,满族入侵中国,那么你的意思就是满族入侵了中华民国或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公战秦琼啊。
按照混淆概念的做法,我还可以说满族入侵了汉国,满族入侵了唐国,满族入侵了宋国。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中华史,应当是中华之国建立时所包含地区和民族的所有历史。
从这个概念上看,元清历史,当然属于中华史。所以别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拿什么爱国卖国来忽悠人,阎崇年撑破天也就是卖了明国,也决计不是卖了中华之国。
明国属于中华之国历史的一部分;但中华之国的历史,却绝不仅仅是明国或者是中原之国,它的范围是扩散到整个中华之国领域内的。 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史,都属于中华之国史。
2.百家讲坛中的10个历史故事
先秦诸子的思想,既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当然应该继承,而且继承的方式只能是抽象地继承,也就是说,我们在继承先秦诸子这笔宝贵遗产时,必须“洗去”他们身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只留下合理的内核和普遍适用的东西。这种适用既适用于过去,又适用于今天;既适用于本民族,又适用于全人类。那么当我们用这种要求再去看待诸子时,他们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我们先看墨子和杨朱。
墨子和杨朱的命运让人感叹,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是墨子和杨朱。当时天下人分成两派,要么跟着墨子,要么跟着杨朱。但是最后怎么样呢?这两个学派都衰落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东山再起,墨家一蹶不振。杨朱更惨,没有留下传记,也没有留下著作,人间蒸发了。这就让人奇怪,两个非常显赫的学派,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更让人想不同的,墨子和杨朱刚好是相反,截然相反。墨子和墨家学派的人是什么形象呢?“腓无胈,胫无毛”就是小腿和小腿肚子上一根毛都没有,都哪儿去了?磨掉了。为什么磨掉了?辛苦啊,因为墨子和墨家学派是每天都要参加生产劳动,要走遍天下救苦救难的。
而杨朱呢?杨朱的主张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如果能让天下获得幸福,拔我腿上一根毛,不干。截然相反,一个是一毛不留,一个是一毛不拔。一个是毫不利己,一个是毫不利人。截然相反,大受欢迎,一蹶不振,销声匿迹。很奇怪吧?那么我们就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呢?中国人为什么不接受这两派的思想呢?
3.那个看百家讲坛有什么好处
央视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看此节目可能有以下一些好处: 1、增加历史知识。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读书的时间有限,读历史书时间会更少。所谓读史使人明鉴。
历史知识是中国人必备的知识。 2、读懂历史上的人物,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也就有了参照。 3、讲坛上的人,口才都很好,神闲气定,娓娓道来。
演讲和表达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4、百家讲坛除了历史人物,还有许多现代主题:例如智商与情商、现代企业管理、健康知识、文学知识等。
经过演讲者的提炼和加工,内容引人入胜。听来是一种享受。
5、引经据典增加了听众的知识,如果我们将这些典故运用在日常与家人、朋友、同事、客户和上司的沟通和交流中,必将为我们的谈话增色不少。 6、现在利用节假日旅游的人多了,增加写历史和文化知识,也会让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历史,抚今追昔,从更深刻的角度感知中国文化。
7、教育子女有了更多的材料。
4.中国历史上的“十圣”都有谁
1. 至圣孔子: 名孔丘,字仲尼?熏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
2.亚圣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正宗继承者,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尊为“亚圣”。 3.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
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的诗歌。
因为他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尊为“诗史”、“诗圣”。 4.词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我国宋代著名的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以往的词内容狭隘,他扩展了词的内容。
他写的词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故被尊为“词圣”。 5 酒圣杜康:杜康又名少康,字仲宇,夏朝人。
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
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
杜康作为酒的始造者,开辟了源远流长的华夏酒文化的源头。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
故而后人称之为“酒圣” 6.书圣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军”,东晋山东临沂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特的风格。
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隶法的形迹,达到了独立完美的境地,人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公认他为“书圣”。 7.画圣吴道子:名道玄,唐代阳翟(今南禹县)人。
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子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8.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阐述的“辩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
9.药圣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其所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故后人称之为“药王”,“真人”,“药圣”。 10.茶圣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
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转载请注明出处生活百科网 » 百家讲坛的十条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