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教学设想 : “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如:“分月饼” 的情境,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时分数的产生过程,在教师的梳理与指导下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折一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创新练习,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用分数自身魅力可以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因此,我设计了从图形中找分数,折纸比较分数,借助图形比较分数等活动,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又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1 、激趣导入 师拿出四块月饼让学生帮老师想一想,如果将这四块月饼分给两名学生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拿两块来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才能公平呢?拿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说师演示分月饼) 引出新课 “分数”。
师板书“分数。2 、教学分数的写、读 ( 1 )、写分数 ①、师演示分月饼的过程。
(强调平均分) 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 块 月饼 平均分成 2 份,其中 1 份就是这块月饼的 1/2 。 (教学写分数“ 1/2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 1/2 ”,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
以“ 1/2 ” 为例,师总结意义并板书: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它叫分数线。(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 ,我们叫它“分母”(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 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 它叫分子。
(师板书) 1 ……分子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②、生在桌子上书空“二分之一”的写法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③、师小结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齐读。
生练说、写同时师说几个分数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并指生板演。 ④、说分数名称和读分数练习:师出示分数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由“分月饼”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
借助实物演示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建立了新的认知平衡。同时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1 、动手 折二分之一 ①、生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1/2 ,并且涂上颜色。 (生折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 ③、生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呢?”的问题。
汇报展示。 2 、练习: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
(多媒体出示)生练习 3 、生根据对二分之一的学习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四分之一。(师板书四分之一)如果继续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生联想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
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 1 份就是二分之一。”随后又进一步迁移联想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动手折四分之一 ①、生再拿了一张正方。
2.《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烟雨冀州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温宿镇六校李薇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教学,“分数初步认识”中“初步”的主要含义:一是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组成;二是出现的分数都是真分数且分母比较小。三是不出现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作出了以下要求:知识能力要求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过程方法的要求: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有与同伴合作的体验。情感态度的要求:1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之前,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还学习了用除法来求平均分物体数量的计算方法,具有了平均分物体的操作能力。但是,分数的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学生学习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习惯。因此,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
转载请注明出处生活百科网 »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